第一百四十章 在远方(五)(二合一大章)_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 在远方(五)(二合一大章)

第(3/3)页

能够比拟的,更何况朝廷的旨意不就是皇上的意思吗,这两个字的分量之沉重,更是让他们连呼吸都感到无法顺畅起来。

  “对了,肇基呢?”

  说起来,郑肇基算是这群郑氏子弟中闹得最欢实的一个,此刻却并不在此,倒显得有几分怪异起来。

  “哼,人家的亲妹夫要做巡抚了,十有八九是跑回白沙去拉妹妹的裙角去了,还能在这儿跟咱们这些不得势的一起厮混?”

  羡慕、嫉妒,更免不了要怀恨在心。可是如他们这般,抱着那一亩三分地儿的格局,不去开拓更大的未来,就永远只能被限制在那一亩三分地儿里面。

  就像是他们竭尽全力的妄图靠着杯葛这桩婚事来限制陈凯在郑氏集团内部的地位之时,陈凯却在忙着调查东南四省的抗清现状,在忙着拯救粤东的危局,在忙着与靖南藩的大军周旋算计,在忙着利用香港的地理位置以及明军的海上优势遏制尚耿二藩的实力膨胀。当陈凯做下了若干大事,再回头,朝廷以官爵酬功勋,任命其为巡抚的时候,他们也只能在此望洋兴叹,发出一声声酸不拉几的犬吠而已。

  宴会上推杯换盏,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麾下众文武和宣诏使者尽兴了,郑成功便回去休息。待到第二天一早,早早的赶去向他的祖母问安,同时向那位老祖宗正式禀报这一桩好消息。

  受封国公,自然要开祠堂向列祖列宗报喜。这已经是郑家的第四次了,平国公郑芝龙、定国公郑鸿逵,还有延国公郑芝鹏,现在又多了一个漳国公郑成功,一门四公爵,比之开国靖难时的徐家都要拉风。不过现在这个四个国公,两个投闲置散,在家中颐养天年,还有一个更惨,被清廷软禁在了京城,只剩下了一个刚刚受封的小辈儿还在竭力救亡,也不知是可笑,还是可叹。

  所幸,有了前三次的经验,自也是驾轻就熟。一切礼数完成,郑成功便与他的那位老祖母单独谈了一番,待到郑成功再离开宅子之后,回到府中,便修书一封送往潮州的分守道衙门,其内容无非是让陈凯准备一下完婚的事情。

  “这桩事情总算是结束了。”

  放下笔,郑成功倚在太师椅上,长吁了口气,顿觉轻松万分。这从来不仅仅是一桩婚事那么简单,而是郑氏集团的自身定位,是一个以石井郑氏家族为核心的唯利是图的海商集团,还是一个以海贸辅助抗清事业的军事政治集团,一切的矛盾点都集中在了这桩婚事上面。

  现在,事情终于得以解决,朝廷的权威压倒了家族内部一切的反对声,这不仅仅是陈凯的胜利,更是他对家族内部的那些如他父亲郑芝龙那般的降清预备队们的胜利。

  至于陈凯的那个巡抚之职,他到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以文驭武是奉行了两百来年的俗例,但是放到现在却是今非昔比了,更何况陈凯本就是他的幕僚出身,难不成陈凯还能用尚方宝剑把他砍了不成?

  郑成功的神情写满了轻松,就连脚步也轻快了许多。这一切看在董酉姑的眼中,未做声色,只是回到了房中,只剩下她和长子郑经这两个人的时候,却显得是份外的惶恐。

  这份惶恐从来不是源于她自身,那怕是陈凯当着她的面枪杀了郑芝莞的时候,也远没有此时此刻的这般程度。因为她终于看明白了,陈凯和她的夫君之间是用着同样志向的存在,而她的儿子——郑经却还是个孩子。

  “经儿,你若是能再长大几岁,就能为你父亲分忧了。”

  抱着儿子,董酉姑将心中的惶恐说了出口。而郑经虽然不过十岁的年纪,但也能清晰的感受到母亲的恐惧,甚至可以说是这母子连心,就连恐惧的源头也都是一般无二的。

  “母亲放心,儿子不会让那个凶徒比下去的,父亲大人也会更看重儿子的。”

  “但愿如此。”

  想到此处,董酉姑看了看儿子满是稚气的面庞,尤其是那其中因为恐惧而滋生出的决绝,更是让她深吸了一口大气,仿佛在方才看到她的夫君的那副神色,因为意识到了前功尽弃而泄掉的勇气又重新回到了身体之中。

  “陈凯,这一次,有朝廷来压过家族。下一次,你就不会再这样的好运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biqugecd.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